元朝与清朝相比何以寿命短暂皇帝频迁官职难逃短命的宿命
首先,元朝历经十一位君主,只享国9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而清朝共传十二位皇帝,享国29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同样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元 朝为何比清朝短命多呢?
其次,元 朝皇帝普遍短寿,这导致国家极为不稳定。从开国皇帝忽必烈到末代元顺帝之间,有9位皇帝,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早逝。这9位皇帝分别是:成宗活到42岁、武宗活到30岁、仁宗活到35岁、英宗活到20岁、泰定帝活到53岁(这是唯一超过50岁的)、天顺帝仅存8岁生辰即夭折、文宗死于28岁、世宗死于29岁以及宁 宗仅存7个月便去世了。要知道清 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 emperor享壽69歲,而最高寿的乾隆 emperor享壽89歲,所以这段较短生命期对 元 朝无疑是一种硬伤。
再者,还有关于继承制度的问题。在中原王朝,一向奉行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确实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权力的平稳过渡。但 元 朝却脱胎于蒙古汗国,这使得 元 帝不仅是帝国之主,更是蒙古的大汗。而蒙古汗位继承制度则采用“幼子守灶”模式。在蒙古,每家为了家族兴旺养育多子,但除了小儿子照顾父母外,其余儿子都必须离开家庭自立后来父母去世时财产归给小儿子。这一系统很适合草原生活方式但运用在传承遗产中就成了问题。首先,它无法确定谁是最小的孩子;其次,当父亲去世后,由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拥有更多资源和影响力,小孩子往往难以抗衡。此等状况,使得每当一次更换君主,都会引发或大或小动荡极大消耗国家力量。
最后,还有国家体制失调的问题。在 中原 王室,从前一直加强中央集权以保持内部稳定。但 元 朝不同,它源自奴隶制下的 蒙 古 汗 国,那里奴隶主人对奴隶拥有绝对支配权,因而他们信任手下能干的小奴隶。这本无害,但到了 元 代,大臣就像得到信任的小奴隶一样,在心中的地位高达得可以左右君主甚至决定废除他。曾有一些丞相竟然和皇上并列治理天下,有时候甚至可以决定废黜或尊升某个君主。
此外,在 元 政府中贪污被视作正常行为,以至于晚期的 环境内所有官员都认为贪污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他们把国家当做无尽可取,无尽可用的宝库,一味索取却不进行任何治理!物价飞涨社会动荡百姓衣食皆不足,最终导致民变!
因此,从这些角度看,即使都是游牧民族所建立之政体,为何仍旧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