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为何不杀汤和(图)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便大杀功臣,几乎将所有曾与他一同打天下的老朋友斩尽杀绝。然而,信国公汤和却幸运地逃过这一劫,这其中究竟有何奥妙?
朱元璋大规模屠戮功臣的原因很简单。他担心自己死后,留下一群战绩赫赫的老臣,对子孙后代的江山构成威胁,因此在自己之前,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他都想方设法除掉这些旧臣,以防止再出现像陈桥兵变那样的政变。
有一次,当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沉默良久,然后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让他去捡起来。面对刺满荆棘的地面,太子感到为难。朱元璋解释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不是更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汤和本应被列入必杀之列,但由于他的机警和自律,他能够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从而保全了自己和家人。这份自保之道颇具“考古”价值。
汤和曾拥戴过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还早出生入死。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并支持朱元璋,这份功劳直至今日仍然被视作重要的一环。
尽管汤和因未能及时表现其忠诚,被降爵,但他始终保持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持有谨慎态度,并及时向皇上表达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最终获得宽恕并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别出皇帝的心思,与之迎合,以此保护自身安全。此举让他成为少有的几个能善终于明初老臣之一,其逝世之后得到追封东瓯王、谥襄武,可谓备极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