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明朝怪事中郑和命运的转折之地犹如棋盘上的关键子决定了整个局势的变化图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关于郑和下西洋的59集电视剧,这使得郑和这个名字在大众中变得更加熟悉。然而,有些观众可能对东坝这个地方并不了解,它是郑和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所”。东坝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与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着不凡的关系,是京东地区比较少见的一处建有城墙的古村镇。
说到东坝,我们必须提到它周边流淌的人工河——阜通河,也被称为坝河。这条河是在元至元年间开挖完成的人工运河,在通惠河通航之前,对京城漕运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由于地势西高东低,为航运安全、顺畅,河上建有土坝,西起依次为千斯坝、常庆坝等,每一座都承担着重要职能。其中,郑村坝作为一个重要的地标,不仅是漕运沿线的一个关键码头,更是经济繁荣与文化兴盛的象征。
在这里,还有一段关于郑和这位名将背景故事。一说他本姓马,但因其勤奋善良,被送入燕王府做宦官,最终因为在“靖难之役”中的立功而被封以郑姓,并且提拔至内宫太监一职。在朱棣登基后,他更是参与朝政,并被派遣七次出使西洋。而关于此地另一段传奇,则涉及到了刘备之子刘禅,当时刘禅受封安乐公,在晋初北迁居住于此。
除了这些著名历史事件外,东坺还有一些著名墓葬,如北京十六中学附近的一片松树林中,就隐藏着清代固伦公主与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夫妇的大型墓葬。此外,该地区还有几个庙宇,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马神庙和娘娘庙,这两座庙宇都是为了纪念当地养马场中的英勇战马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