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以胡椒支付工资明朝名人一览表中的物品之谜解析
我记得在看《金瓶梅》时,一段描述让我深受触动,那是关于李瓶儿的故事。原来她床后茶叶箱里竟然藏着四十斤沉香、二百斤白蜡、两罐子水银、八十斤胡椒,这些物品价值不菲,足以换取一处“门面二间,到底四层”的房产。而这些珍贵的商品中,胡椒尤为特别,因为它在当时是一种极其稀缺且昂贵的货币。
在明朝时期,胡椒被视为一种高价货币,其价值甚至超过了银子。在《瀛涯胜览》中记载,当时一个叫苏门答刺国的国家每100斤胡椒可以卖出1两银子的高价,而明朝政府则将其折算成官员俸禄,每斤可值10到20两银子。这种情况下,胡椒几乎成了无形中的实体货币,让人难以想象当时人们如何对待这样珍贵而又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商品。
通过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们对胡椒的仰慕与依赖。《红楼梦》中描绘了贾芸用醉金刚送来的十五两三钱有零银子购买了一些香料,其中包括冰片和麝香,而这些物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实在是奢侈之至。而且,《红楼梦》还提及过宝玉庆生那天凑出的三两二钱买下的四十碟果子糕点,即使是在那个富裕的大观园里,也显示出了大笔花费所代表的人气力。
郑和下西洋期间,他带回大量的胡椒,将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从每斤0.01两提高到每斤10—20两,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这让我们理解,在那个时代,为何会出现将胡椒作为工资支付给官员的情况,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那些商船队伍运回来的都是黄金白silver等等宝贵资源。
随着时间推移,当地居民学会种植自己的胡 植,使得这曾经稀缺而昂贵的地理特产逐渐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调味品之一。当年的珍奇变得平易近人的景象,让人感叹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