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二百年耻辱史历史朝代图谱中的物品遗憾
在那个遥远的明朝二百年里,有一个让人不禁耻辱感油然而生的场景:50万大军被5万敌兵追杀,皇帝沦为俘虏。记得1449年的6月,那个日子里,蒙古瓦剌部的大举进犯正如同一道惊雷般打破了明朝边境的宁静。战报传到宫廷,被宦官王振所掌控的朝政面前,他却兴致勃勃地对此事表示出极大的热情。
王振虽然身为宦官,但他曾经读过书,也有着不凡的一面——他渴望留名后世,是那种理想与追求并存的人。他鼓动那时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御驾亲征。这位青年皇帝,不顾左右逢源、阻拦群臣之言,下诏亲征,这场战争将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于是,明英宗调集五十余万精兵,将近100名文武高级官员跟随其行,一路浩浩荡荡向西北方进发。那时候的明英宗必定心中充满了自信和雄心壮志,他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但他的理想似乎没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而等待他的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惨败!
土木堡之变,我们并不需要细数它每一个细节,就连这场惨败背后的疑问——为什么会有50万大军被5万敌兵击败?也让我们不得而知。在那一刻,大军逃散,只剩下哭泣声、求饶声和咒骂声回荡在空旷的大地上。土木堡已经不是战场,而是一片抢夺财物的地方。
当一切都显得无助的时候,孤单无助的明英宗四处张望,只见周遭皆是逃难者,却找不到归宿。最终,他意识到突围无望,便束手就擒。当瓦剌士兵带走他的时候,那些原本应该守护帝国安危的人们,如今只剩下哀嚎。
对于这样的耻辱事件,即使《实录》通常会掩盖一些不光彩的事迹,但土木堡之变已经无法再隐瞒了。当时新任皇帝明宪宗为父亲修撰《实录》,只能含糊其辞地说:“官军人等死伤者数十万。”同时,那些跟随皇帝出征的大臣中,有66位悲剧性地殉难于乱世。
历史总是这样,它根据看者的视角展开不同的故事,让我们去感受那些往昔英雄豪杰留下的痕迹,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与牺牲。而我,在这里,与你分享这些好看又沉痛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