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功臣名将如行星各有坠落之年号34颗光芒在朝代的天际缓缓消逝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功臣名将如行星般绕着朱元璋的权力轨迹运行,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以下是对这34位功臣最后结局的一次回顾:
徐达:被封为魏国公,后病逝,被追封为中山王。
常茂:被封为郑国公,因获罪而贬官,最终病逝,被追封为孝义永安王。
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因涉案遭杀戮,其全家70余口亦遭灭门。
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因获遣后病逝,被追封岐阳王。
冯胜:被封为宋国公,因牵连蓝玉案而赐死。
郑愈:被封为卫国公,后病逝,被追封宁河王。
汤和:被封信国公,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最终病逝,被追授东瓯王。
傅友德:因猜忌自尽,其全家老少皆发配远方。
9、蓝玉:“谋反”之罪遭斩首抄家灭三族,此案牵连一万五千余人,是“蓝玉案”的始末。
10、唐胜宗:“胡惟庸案”牵累其身亡,但朱元璋仍曾下旨刊像立庙,以示悼念。
11、陆仲亨与周德兴均因参与胡惟庸案而落难身亡。
12至15项功臣名将多数因为参与或涉及某些重大事件,如“胡惟庸案”,最终都未能幸免于难,有的甚至家族近百口同归于尽。
16至20位功臣除了一些因故早逝外,也有不幸受到政治斗争影响,而直接或间接地丧失了爵位和性命。
21至23位功臣虽有的晚年得以平静无事,但也有因为政治原因受到了削爵甚至处罚之苦果。
24至30位功臣更是纷纷染上了政治阴影,其中有的竟然因为一些小错误或者误会,而蒙受极大的灾难,不仅个人的荣誉扫地,还使得家庭也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和损失。而且,这些事情往往是在他们生命结束之后才逐渐浮出水面的真相,让人们更加感慨那些英雄们所面临的复杂人生道路以及历史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