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功臣名将的盛衰交加犹如棋局中走投无路的卒子各自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功臣名将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他们曾是朱元璋征服天下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结局却各不相同。
1、徐达:魏国公,他是明朝第二位开国功臣,后因病逝世,被追封为中山王。
2、常茂:郑国公,他因战功被封,但最终因为获罪而被贬,后病逝并被追封为孝义永安王。
3、李善长:韩国公,他在建国初期是朱元璋的主要谋士,但因胡惟庸案牵连而被处死。
4、李文忠:曹国公,他在洪武十七年去世,被追封为岐阳王。
5、冯胜:宋国公,他曾获得朱元璋的宠信,但因蓝玉案牵连而被赐死。
6、郑愈:卫国公,在洪武十年去世,被追封为宁河王。
7、汤和:信国公,他先后升任至颖国公,在洪武二十八年去世,被追封为东瓯王。
8、傅友德:颖国公,以其勇猛著称,最终因为猜忌而自尽,全家老少也遭受了严厉惩罚。
9、高礼宗(原误作“蓝玉”):凉州侯,有胆有谋,却因为意图谋反而遭到灭族之灾,其子孙亦未能幸免于难,此案牵连官员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高礼宗案”或“蓝玉案”之一变再现,为此事件做出了更正表述。
10-34号同样如此,每个功臣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有的英勇无敌,有的则悲剧收场,而他们共同的一点,是在那个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