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孙一物品中的文化底蕴图
近年来,“文玩”一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频繁出现,但它到底是什么?哪些艺术品属于文玩,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的网上售物竟把核桃、手串之类的民俗玩物亦冠名为文玩,更引发了诸多争议。
“文玩”指的是人们欣赏、喜欢把玩的书画文具艺术品。它应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缺一不可。首先,它应是文人书画时的专用物品,我们称之为专用性;其次,它必须具有真正的使用功能,我们称之为实用性;第三,它还应具有令人欣赏、诱人把玩的魅力,我们称之为艺术性。
根据“文玩”的定义和特征,我认为,一切不具备书画文具功能的物品,都不能称之为文玩;二者,缺乏艺术性的被人只当做工具使用的文具也不能称之为文 玩;三者,凡是文化大师喜爱但并非所有珍宝都能成为传世佳话,只有那些与文化底蕴紧密相连、能够体现出作者精神与时代风貌的一些作品才能被视作真实的人间美术珍宝;四者,对于普通的手工艺产品来说,更应该慎重地去评价它们是否值得成为我们心中的瑰宝。
“ 文玩”以毛笔作为龙头,以《四宝》作为主体逐步衍生发展而成的一系列书写用品。在明代出版物《雅集》中曾提及有四十余种,其中包括:笔墨纸砚等以及它们所用的各种器皿,如笔筒笔挂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小摆件如案头石暖手等,这些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学习和创作时所必需的一些道具。而这些道具不仅仅是实用的工具,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地理文化底蕴。
然而,在选材及样式方面也有新作,如百年灵芝制成水盂和笔洗,以及龙爪枣树枝制成笔挂等。“ 文游戏意在选材上不尚奢华,而擅采竹石精灵”,常见材料有竹木石瓷等。这就意味着尽管这些道具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却因为它们是由自然界提供给我们的元素构成,所以充满了生命力,是一种最纯粹形式的人造事物。
至于设计造型上的风格,则各异,有奇思巧作,有自然造化,有千刀万剐,或简约求雅。在题材选择上,则崇尚文学古典,不乏梅兰竹菊这几位君子,也会出现站立卧坐倚坐七种姿态之一的大师们。但无论如何,“ 文游戏意在崇敬文学”。
关于此类珍贵作品,没有多少可说的,因为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且难以复制,就像宋代汝窑三足洗这样的精品一样,可以说是一绝。而制作这些东西的大师们历朝历代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明代竹雕大师朱三松清代制砚大师顾二娘,她们留下的作品依然让后人的心动。
最后,让我想起米芾公拒皇帝面前的官职,只为了那块砚台,他对待这份简单又高贵的事物如此认真,这让我深受启发。我认为,如果将“ 文游戏功利化,那岂不是成了市场上的商品?”
总结来说,“ 文游戏意在展示一种‘ 文’子,即其蕴含深厚的地理文化底蕴。如果我们失去了这种本质,那么它就只是一个商业商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或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