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明清皇帝施政如同神明为民至深中国朝代年份表见证其英明治国

明清皇帝施政如同神明为民至深中国朝代年份表见证其英明治国

古代帝王,心怀治国之志,皆重视君民关系。他们自称“民之父母”,意在缩短与百姓的距离。儒家思想对他们影响深远,他们既敬天又敬民,既畏天又畏民。在有机会时,要以身作则,向民示好。

明清皇帝竞相倡导节俭,实践孔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明太祖朱元璋最崇尚这一理念,他平日穿旧衣、马皇后亲缝补衣裳,是节俭的典范。明成祖朱棣虽袖子破了仍穿,不仅如此,还塞进去,又露出来,大臣赞叹不已。他说:“我不是没有新衣,只是每次换都要洗过多次,所以衣服洗过多次还穿。”他也记得先皇后勤俭如斯,可以做子孙榜样。

明英宗教导大臣:“我穿衣随便,即使布衣,也认得我这个天子。我在宫中,不摇扇子酷暑,不生火炉隆冬,是学了《尚书》《四书》,懂得了‘修身、齐家、敬天、勤民、用人’的为政之道,所以这么做的。”

清朝也有几位皇帝比明朝更会节俭,如雍正帝常抓桌上饭粒饼屑吃,有教育大臣要珍惜五谷;道光帝常穿打补丁衣服,让京城旧衣铺涨价;光绪帝也曾穿补过的衣服。

虽然贵为帝王,但穿破烂衫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如明成祖坐在京城右顺门,将露出的衬衣破旧袖子反复塞进去,有些作秀之嫌。而道光修一条裤需3000两银,这样或许还是直接买新服装更合算。但是像 明太祖和康熙这样的君主,却能从大处着眼,他们倡导的是一种从宏观层面来进行节约和减少浪费的理念,而非简单地追求个人奢侈生活。

另外,从接近百姓体察民情方面来说,明太祖秉持“为政以得民心为本”的观念,他曾亲自巡视护城河疏通工程,看见一个赤裸体力劳动者,便立即命人给予锄头,并斥责监工吏加害于农夫。此外,他早年目睹贫苦百姓尤其鳏寡孤独之人的艰难生活,便下令扶贫,让官员访贫问苦,为无衣无食者发给月供,为无房者提供住所。他认为,如果人民流离失所,那就是他未尽到治理国家责任。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朱标简介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是明惠宗朱允炆之父。他的名字在《南京太常寺志》中被记录为李淑妃所出。在他很小的...
世界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排名魏...
中国古代排名:从忠实太监到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一个曾经老实人、后来成为宫廷巨擘的奇异历程。故事始于河北肃宁,一个普通村庄,那里出生了二十二岁才净身入宫的魏忠...
世界历史故事 非会员试看十分...
非会员试看十分钟做受小视频:一个新体验的开始? 你准备好探索新的内容了吗? 在数字时代,视频内容的种类繁多,每个平台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对于那些想要深...
世界历史故事 瑰夏1V2-逆...
逆袭的温暖:瑰夏1对2的胜利之旅 在职场竞争中,“瑰夏1V2”这个词汇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这种逆袭故事不仅能够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