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后皇室公主的命运与一件文玩相似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图)
近年来,“文玩”一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频繁出现,但到底什么定义为文玩?哪些艺术品属于文玩?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的网上售物竟把核桃、手串之类的民俗玩物亦冠名为文玩,更引发出诸多争议。
“文玩”指的是人们欣赏、喜欢把玩的书画文具艺术品。文玩应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缺一不可。首先它应是文化人书写时的专用物品,我们称之为专用性;其次它必须具有真正的使用功能,我们称之为实用性;第三它还应具有令人欣赏、诱人把玩的魅力,我们称之为艺术性。
根据“文玩”的定义和特征,我认为一、凡是不具备书画功能的物品,都不能称之为文 玩;二、缺乏艺术性的被视作工具使用的书画也不能称之为文 玩;三、文化人的喜爱不必全都成为“ 文 玩”,其中只有书写相关艺 术品才能被归类于“ 文 玩”;四、“普通”的东西更不足以作为“ 文 玩”。
我个人认为,“ 文 玩”是以毛笔作为核心,以《四宝》作为主体逐步演变而成的一系列书写与绘画相关艺 术品。在明代出版的小说《雅集》中曾提及有超过40种类型,其中包括:笔墨纸砚等等,以及它们衍生出的各种小件,如笔架笔山等。此外,还有水盂印章和其他用于日常生活或学业的小工具。
这些产品大多数源自历史遗留,但在选材样式方面也有新的创作,比如百年灵芝制成的手工水盂或龙爪枣木制成的小摆件。“ 文 玩”的材料并不追求奢华,而是偏好自然简单,如竹子石头瓷器等。
至于设计造型,每个作品风格各异,有奇思巧构,有自然流畅,有精细考究,有简约高雅。而主题上,则崇尚古典,常见的是梅兰竹菊这四位君子,也有坐卧倚立七种竹形象。这一切都展现了一个深厚文化底蕴所蕴含的情感与智慧。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珍贵作品留下了难忘痕迹,如宋代汝窑洗盘,它们几乎可以算得上宝藏中的宝贝。而那些制作如此美轮美奂的大师们,从朱三松到顾二娘,他们都让后世铭记他们的人生与事迹。
关于这个话题还有很多探讨空间,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故事便是宋代大师米芾,他拒绝皇帝赐官,只求一块砚台,这件事传唱至今,让我们对他这一举动赞叹不已。从中可见,真实意义上的 “ 文 玩家”,其追求并非功利,而是在于那份深远的情感与精神层面的交流,这正是 “ 文 玩家”所独有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