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胜如果鬼子六当上了清朝皇帝清朝那些事
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公元1849年正月,道光在内外交迫中忧愁成疾。1850年正月丙午日,病情加重。他知道没有康复希望,便宣召载铨、大臣载恒、端华、僧格林沁、穆彰阿等八大臣进宫,命令他们随同总管太监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锦合,内有御笔两谕:先书“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后书“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并附有相应满文。中午,道光死于圆明园慎德堂内。终年69岁。其在位的30年,世界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以道光为首的清廷做出了与日本明治天皇一朝相反的选择。如果中国从道光帝开始,逐步了解世界新格局,并推进新的国策来适应世界潮流,那中国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清朝那些事,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时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一个名字经常被老太太孝庄皇后喊过来喊过去,那就是玄烨,他经常出现在电影和电视剧里。这要是放过去,不仅导演和演员非得杀头、抄家、灭九族不可,就连普通百姓提及他的名字也是一门高深艺术。
到了晚清,有一个人虽然也是皇族,但权势极大,而且他的名字不但被常被人喊,还让人给起了外号,这个人就是奕訢。当时有人评价他:“仪表甚伟,颇有隆准之意”,但是照片中的他长得并不漂亮,一点也不像传说中的英俊男郎。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当时咸丰帝逃往承德,而奕訢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在那段时间,他主持议和以及进行的大量善后事宜赢得了西方对他的好感,为他以后外交活动创造了条件。在议和期间,他笼络文祥、桂良、宝鋆胜保形成了一新的集团。
恭亲王奕訢及两宫太后的共同襄助下,在同治帝统治期间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和谐时期,这段时间称作“同治中兴”。然而恭亲王奕訢并非平静无波,他曾是继大统者的有力竞争者,也曾遭遇过慈禧太后的猜忌。此前翰林院编修蔡寿祺上书指控恭亲王贪腐,此举引起慈禧太后的重视,她甚至拟了一份懿旨革去他的所有职务。但最终由于全体王公及军机大臣反对,只能收回成命。
1874年的圆明园复建工程开工,由恭亲王为首的一群枢臣认为财政拮据而无法支持这项浩大的工程,因此多次上奏反对,最终圆明园复建计划未能实施。这场风波显示出当时政治斗争激烈,同时也展现出慈禧太后的强势掌控力。
1884年的中法战争爆发之后,再次有人请求恢复恭亲王职务,但直到1894年的中日战争爆发,在李鸿藻翁同龢等人的请求下才重新起用他。这一切磨练使得原本勇于任事的人变得保守起来,即便在戊戌变法的时候,也因为多次谏言反对变革,被看作阻碍改革的人物之一。而实际上,当初他提出的警告:“不要轻信小人言”,后来的事件证明似乎确实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