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皇帝隋朝的奠基者血肉铸辉煌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其生平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杨坚出身于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家族可能是山东寒族,而非传统所言的汉族。
早年,杨坚因家道中落而被迫远离家乡,在外求取功名。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北周时期,他曾任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但他并非真正掌握实权,只能在幕后发挥影响力。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杨坚通过内史上大夫郑译和刘昉的帮助,外戚身份控制了北周朝政,并逐渐篡夸大权,最终成功地推翻了北周政权,自立为帝,即隋文帝。他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首先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然后废西梁后主萧琮,使西梁亡,再次南征陈朝,最终实现了中国再次统一。
开皇之治期间,杨坚励精图治,大幅度改革国家制度。他废除九品中正制,将其改为五省六曹制,这是唐代三省六部制之蓝图。此外,他还恢复汉姓给予被鲜卑化政策改姓的官员,同时结束军与民之间胡汉分野,让府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汉人或夏人的军队。这标志着关陇贵族集团的事实上名义上都是一支来自关陇地区的一个汉人集团。
然而,在晚年的政治斗争中,由于受到宦官势力的牵连和个人生活中的倾轧问题,最终导致他的去世。尽管如此,在历史长河中,隋文帝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者,被后世评价为“圣人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