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皇帝继承制度与其他朝代迥异探究其选帝机制及其对广阔疆域的影响
在忽必烈的精心培养下,两个人的名字脱颖而出:甘麻剌和铁穆耳。他们分别是真金的嫡长子和嫡三子,各有所长,但忽必烈未能在生前明确指定继承人。这引发了关于皇位继承问题的广泛讨论。汉臣倾向于按照中原传统,推举嫡长子甘麻剌为帝位,而真金的太子妃阔阔真则偏爱三儿子铁穆耳,希望他登基。在蒙古宗王们意见不一的情况下,最终阔阔真的提议——让兄弟俩公开诵读祖宗训诫,以决胜负——使得铁穆耳赢得了皇位,他于1294年称帝,被后世尊为元成宗。
在忽必烈统治时期,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汗和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拒绝承认忽必烈对蒙古大汗的地位,这导致蒙古帝国分裂成四部分。两人还多次在元朝西北地区制造混乱。面对这一挑战,忽必烈派兵征伐,但对方采取游击战术逃跑,使得元军无法彻底平定局势。当元成宗上台后,他停止外扩张,将注意力转向内政,并派侄子海山率兵击败了海都和笃哇及其继任者,都哇和察八儿,从而迫使他们归附元朝。此后,伊尔汗国、钦察汗国等四大汗国均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合法继承人的地位,使蒙古帝国名义上再次统一。
尽管少年时期有酗酒恶习,但随着年龄增长,铁穆耳克服了这些习惯。但他的身体状况因病重而不断恶化。他不到40岁便去世,在职期间基本将政务委托给皇后卜鲁罕处理。她与色目官僚勾结排斥汉族官员,不断干涉朝政,加剧了国家混乱。在1307年,大都(今北京)的玉德殿里,他圆寂身亡,只活到42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