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官阶之下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公开财产
康熙皇帝揭开财产账簿,展示清廉治国之道
在平息了吴三桂等人的叛乱后,康熙深知只有以德化和智略来治理国家,才能让百姓诚心归附。因此,他推行“偃武修文”,吸引全国的学者至朝廷,以期通过他们的智慧来维护稳定。同时,他采用攻心策略,让官员们对比明朝与清朝的不同,以显示清朝君王的英明。
查阅前明宫中每年需用的银子,比如膳食、宫廷装饰等,每年花费巨大,但现在都节省下来了。这使得大臣们赞扬清朝更为节俭和合理。此外,即便是后宫嫔妃也从前的奢侈消失,现在只剩下一些存货。
康熙又命令户部要继续节约开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将会导致经费不足。他指出前明光禄寺每年供膳就需要一百万两,而现在只用十万两;工部建房也从二百万两降到了二三十万两。他强调,只有减少开支才有益处。
然而实际上,康熙六次南巡以及修建避暑山庄,都耗资巨大,并未比前明节约多少。但由于清政权已经稳固,不再有天灾频仍和战争扰攘的困扰,所以老百姓生活好了许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接受清政权统治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