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教子治家皇家反腐防变(图)
朱元璋自视为勤勉、努力和负责任的君主,他对子女和臣下的教诲无数次重申,并对此感到骄傲。作为一位严格的父亲,他特别享受在教育方面被看作榜样的机会,留下了大量关于这一点的记载。
他坚持最正宗的儒家思想来教育皇子,并且极其谨慎地挑选他们的教师。在《明史》中记载:“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这些教师忠诚于职责,原则性强,对不听劝告或顽固不化的皇子会进行严厉批评甚至体罚。
除了书本学习和老师指导之外,朱元璋还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皇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常常命令他们出城下乡,以接触农村生活,就像当代人小学时期经历过的小军训一样,他们背上包袱行军几十里,以培养勇敢与牺牲精神。而1376年一次送别时,朱元璋告诉他们:“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
朱元璋对于反腐防变并不仅仅是抓得紧,还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亲自带领世子走访农家,看望农民日常生活,同时在宫廷内也种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不要浪费人民财力和劳动。这类故事比比皆是。
据说他还特意制草鞋让儿子穿着,只有出城远行三分之一路程才能骑马,其余三分之一必须步行穿草鞋,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习惯勤劳,不滥觞骄奢。
晚年的朱元璋曾向他的儿孙坦白自己如何作为一位君主:“吾持身谨行,汝辈所亲见。吾平日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他致力于公正无私、决策透明,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抵挡权力的腐蚀,最终导致了他的帝国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