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是哪位明末的杰出将领呢他在元朝对外战争中有着怎样的作为和贡献
孙传庭(1593年-1643年11月13日),字百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中国明朝代州振武卫(今属山西)人,是一位著名的官员和军事将领。他曾任兵部尚书,并且在明末的农民起义中有着显赫的战绩。
孙传庭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考试,开始了他的仕途。最初,他担任永城知县,然后进入北京,先后成为吏部验封主事和稽勋郎中。在天启初年,由于不满魏忠贤,他选择回乡生活。
崇祯八年的秋天,孙传庭再次出仕,被提升为验封郎中,并改任顺天府府丞。崇祯九年的三月,他请求出征陕西巡抚,以剿灭农民军。作为秦军的统帅,在榆林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在高迎祥率领的闯王军队攻击时,他在子午谷黑水峪设伏,最终击败了高迎祥并俘虏了他。
随后,李自成被洪承畴与孙传庭设伏击溃,但清军入侵长城,使得明朝处境变得紧张。虽然孙传庭与农民军多次交战,但他仍然受到限制。此后,他与杨嗣昌等人的关系恶化,最终被迫辞职并被监禁。
崇祯十三年,当李自成移师河南时,饥荒肆虐,大量人民依靠李自成求生。崇祯十五年,当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时,崇祯帝释放了孙传庭,让他以兵部右侍郎身份去汴梁支援。当时期内,随着连续失利,加上严重的物资短缺和士兵流散,“柿园之败”发生,这场灾难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以及士气低落。
最后,在崇祯十六年的五月,被授予更广泛的指挥权,并升为兵部尚书。但是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不幸遭遇失败,最终在十月初三战死于渭南,从此结束了一生丰富而复杂的人生旅程,而他的名字也因其英勇无畏而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