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谜柯九思何时沉默
江浙行省儒学提举柯谦子——探秘柯九思之隐逸生活
在元朝的仙居一方,生于1290年的柯九思,其实则是一位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父亲是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的官员,名为谦。在大德元年,由于父母迁居至钱塘(今杭州),柯九思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被誉为神童。
他不仅擅长书法,也精通绘画,对诗文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丹丘生这个号召人注意的是,他对古典文化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创新的态度。在天历元年,他结识了怀王图帖睦尔,这位后来继承皇位称帝,是为文宗。随后,柯九思被授予典瑞院都事一职,在宫廷中负责鉴定古器物、书画。
他的鉴定工作非常严格,不仅限于内府藏品,还包括王献之《鸭头丸》、虞世南临《兰亭序》、杨凝式《韭花贴》以及苏轼《寒食帖》等珍贵文献。他还受到了皇帝特赐牙章得通籍禁署,与虞集、揭傒斯并列为文宗时代奎章阁的重要人物之一。
然而,政治斗争和文宗去世之后,柯九思不得不离开京城,最终退居松江流寓。这段隐逸生活也成为了他另一面:博学能诗文善书,并以“神似”著称于竹画方面。他主张以书入画,用篆法写干叶,用草书法写枝木,用八分或鲁公撇笔法写叶木石。此外,他收藏了许多魏晋人的书法作品,如晋人书《曹娥诗》,还有宋代巨匠如苏轼黄庭坚的手迹。
尽管如此,一些清人仍然对他的风格进行评价:“丹邱書體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劲拔,乃望而知為元人書。”他的行楷尤其受到推崇,有著“老人星赋”、“读诛蚊赋诗”、“重题兰亭独孤本”等传世佳作。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多才多艺但又心怀幽默的人物形象,而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追寻的大师们精神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