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守益明朝名人在社会的光芒
在我少年时期,我就已经沉迷于广泛阅读,自视甚高,以理学和气节为我的座右铭。17岁那年,我中了江西乡试的考题。正德六年(1511年),我参加了会试,那时候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人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也是我的同考官。当时,他看到我的答卷非凡,便将我拔选为第一名(会元),并让我参加廷试,结果我名列进士第三(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我只担任了一年的职务,就辞去职位回到故乡,从事更深入的研究程朱理学,但对二程、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却始终未能完全理解。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在赣州担任地方官员,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见到他。在一次拜访中,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谈到了他的“良知”之学。我对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观点,以及他用反求内心修养方法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感到非常赞赏,使得之前存在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他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地说:“道已在这里!”从此,我拜师作为了王守仁的学生,并开始在赣州讲学,与他建立起师徒关系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