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刚京剧名家大联唱的社会价值研究者
我父亲是一位在梨园界工作的行政人员,他的职业让我们家早年就充满了京剧的气息。小时候,我曾经向新艳秋老师学习京剧,后来一度中断我的学习,但从2004年开始,我又重新投入到学习程派戏曲中。我找到了钟荣这位名家的门庭大师,并且还跟随陈吟秋这样的高手学习,同时也得到了李砚萍这位戏剧教育家的悉心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演出了《窦娥冤》全本,以及《荒山泪·夜织》、《红拂传》、《梅妃》和《武家坡》的各个折子戏。此外,还参与策划、监制了多部话剧和京剧,如《西厢记》、《长陂坡·汉律口》和《锁麟囊》,这些都是我深厚经历的见证。
除了舞台上的活跃,我也发表了许多关于京剧艺术的论文,如《到三更真个是月明人静——随钟荣老师习演〈荒山泪〉有感》、《超级程迷——走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等,这些文章都记录了我对京剧艺术探索的心路历程。在江苏《剧影月报》的专访中,被赞誉为“习得绝佳技,做个槛内人”和“粉墨真爱——解读程派名票彭林刚”,这些正是我努力追求与热爱的事实体现。
通过不断地努力与研究,我不仅在舞台上展示了一流技艺,也在学术上贡献了一份力量。无论是在2006年的“江苏京剧周”还是2011年的全国高校 京剧委员会举办的庆祝活动,都能看到我的身影,与观众共享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情景。每一次登台,每一次笔下生花,都让我更加坚信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一种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激情的事业。
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要有舞台上的魅力,更要有学术上的造诣。我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热情与专业知识,用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于古老文化根基之下的现代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