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刚探究京剧票友与同光十三绝的社会价值研究
我父亲是一位在梨园界工作的行政人员,他的职业让我们家早年就充满了京剧的气息。小时候,我曾经向新艳秋老师学习京剧,后来一度中断我的学习,但从2004年开始,我又重新投入到学习程派 京剧中。我找到了钟荣这位名家的门庭大师,并且还跟随陈吟秋这样的高手学习,同时也得到了戏曲教育家李砚萍女士的悉心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演出了《窦娥冤》全本,以及《荒山泪·夜织》、《红拂传》、《梅妃》、《武家坡》的各个折子戏。此外,还参与策划、监制了多部话剧和京剧,如《西厢记》、《长陂坡·汉律口》、《锁麟囊》,等等。
除了舞台表演,我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探讨京剧中的艺术特色,比如《到三更真个是月明人静——随钟荣老师习演〈荒山泪〉有感》,以及对其他著名艺术家的研究,如李蔷华和徐秀芳。我的文章还被江苏《剧影月报》专访过,讨论我对程派 京剧技巧的追求,以及对新艳秋先生深情的致敬。
在2006年12月23日,我参加了“江苏京剧周——程派专场”,并且演出了《荒山泪·夜织》。接着,在2007年2月3日,我受邀参加江苏电台节目的“黄金大戏院·名家名票”访谈现场直播。在2008年3月15日,“纪念程砚秋大师逝世五十周年”程派专场上,我再次登上了舞台,以《六月雪·法场》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在同年的10月4日至5日,以及10月12日,分别在山东潍坊和扬州电台举办的大型活动中,都有机会与众多优秀艺人的作品相遇,与观众分享我的喜爱。
2011年的10月5日晚,对于庆祝京剧申遗一周年而举办的一次盛会,更是我宝贵的一个经历,那时我以《文姬归汉》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而2013年的1月20日,当我举办“浅吟秋声——陈吟秋、彭林刚京劇程序艺专場暨拜師儀式”的时候,也带来了许多难忘瞬间,那些精彩绝伦的情景依旧让我心潮澎湃不已。
此外,在2014年的5 月 10 日,为纪念京劇大師程砚秋诞辰110週年之际,我们一起回顾了他留给我们的无数宝贵财富,而那天上演的是他的经典作品,《春闺梦》(彭林刚饰张氏)、 《牡丹亭·惊梦》(片断)、 《三击掌》(彭林刚饰),还有 《贺后骂殿》(特邀王新农饰薛保)。同时,还有一次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那一次深圳“戏聚星期六”第208期活动,“致敬程砚秋,大师致敬”,它对于提升自己作为一名艺人的责任感起到了重要作用。那是在夏天的一天,也是为纪念他诞辰110周岁而进行的一次特殊庆祝活动。当时,我们一起为他的伟大的成就作出最好的致敬。
最后,在2015年的四 月份,当南京文化惠民直通车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一个叫做“梨园芳华”的项目,就像是一个花园一样美丽,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那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那个让我能够展示自己能力的地方,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