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共工的传说
水神共工姓姜,也是神农炎帝的后裔。关于共工的故事,最有名的当然是共工触不周山的故事。共工氏触折不周山,先后有三次,是跟颛顼、祝融、大禹三人打仗失败而触折不周山的。至于共工氏,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名号,是与水有关的神的名号。 先说,共工与颛顼。共工的部落聚居在此刻的河南北部,是以农业为主的部族,特别着重于水稻的耕耘,因而对水利抓得很好,也发明确筑堤蓄水的很多好方法。 话说共工有个很智慧的儿子叫后土,他对农业出产也很精通,而且发明确好多农具。共工和他的儿子另有部族,为了发展农业出产,把水利浇灌管理得很好,常常不辞辛劳地率领族人一起考查部落周围的土地情形。他们发现有的地方因为地势太高,境地的灌溉很是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又太低,发洪流的时候,很轻易被淹掉。由于这些原由,很是不利于农业出产。共工想出了一个很好的措施,他领导族人高处的土地运到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地方垫高。这样,高地就不再难于浇灌了,低洼的地方也不会被水沉没了。这样大大地扩大了境地的耕种面积,也提高农业的产量。 但是,颛顼却极力反对共工的这种做法,而且到处阻挠。颛顼心里想,在部落首领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应该只有我,你共工要把高处的高山削平,这分明不就是暗示要争夺我权力吗! 各个部族都只能服从我一个人的号令,共工你有什么权利自作主张呢? 这样,颛顼就以把山挖平会让上苍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不许他这样做。争来吵去,都没有达成一致的协定。最后,颛顼与共工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场十分猛烈的战争,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斗,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因为颛顼是黄帝的后代,而共工本是炎帝的后裔。 共工和颛顼他们两个人比起气力来,共工要比颛顼大得多,可是要论机断智谋,共工却远远比不上颛顼。 战争还没有开始之前,颛顼就差遣鬼神煽动各个部落的族人,处处散布谣言,说共工的坏话,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那时,人们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其中不少人都上了颛顼的当,站到了颛顼这边。而且以为共工把大地整治得太平整,肯定会惹恼天上的鬼神,引来劫难的。 共工虽然不能获得好多公众的支持,可是他坚信自己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族人的思量,是为全族人不再忍饥受饿作计划,所以果断不愿妥协。但是他又以为自己要是真正跟颛顼大战,会给全国的人民带来更大的劫难,并且很大概不会赢。于是,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来证明自己设法的正确。他驾着坐骑飞龙,从半空中猛地朝下面的不周山(昆仑山)撞去。顷刻,一声震天巨响,不周山被共工拦腰撞断,随即,整座大山也轰地崩塌下来。 天和地也发生庞大的变化,天上,日月星辰都向东边倾斜;地面上,山河都在移动,江河的水也尽向地势较低的东方流去。本来这不周山本是天地东边的一根天柱,这根天柱折断了之后,使得天和地都向东南边向塌陷。日月星辰从此每日都只会从东边升起,然后到西边降落;大江大河的水也就都只向东奔腾,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这次战争,共工虽然被打败了,可是他那勇敢、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革新江山的公而忘私、英勇战斗的精神获得了后人的尊敬。后来谈到共工,都说他没有被战败,并称他为“英雄共工”。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土地神。 共工怒触折不周山的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大禹与共工之间。大禹奉命治理水患,可是,这里的共工却是上苍派到地上来制造水患,用以处罚人世的水神。为了彻底治理好水患,禹和众臣商量后决定,必需先逐共工。这样,在共工和大禹之间,一场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骄傲禹来到地上,共工就一直在关注大禹的一举一动,后来据说大禹要遣散自己,共工怒气冲天,痛骂大禹不知天高地厚。随即,共工率相柳等一群水怪兴风作浪,一顷刻,暴风怒号,波澜冲天,庞大的水患,翻天覆地而来。 大禹看到共工如此嚣张,立即下令童律、伯翳召集各地的神氏,堆积在东南边上的会稽山上,商讨伐罪之事。最后,大禹派应龙率其部为前锋,自己率童律、庚辰、乌木由、虞余、伯翳为中军,其他群神为两翼,铺天盖地向共工建议了冲击。 共工很快招架不住,上将相柳不敌应龙和庚辰、童律等的围攻,首先败下阵来。相继,其他的水族也纷纷落马被杀。共工见局势已去,就愤然撞折了东南的不周山。 共工第三次触折不周山,是在跟火神祝融打仗失败之后。因为世人当时供奉火神祝融,不供奉水神共工,共工不服,就跟祝融打了起来。但是无一破例,共工输了,而且也是触折了不周山。 这些是共工触折不周山的故事。相传,共工另有两个很有名的臣子,一个叫相鲧,也叫相柳,长得人脸蛇身,满身上下都是青黑一片,一共长着九个脑壳,能同时吃九座山上的食物。另一个叫浮游,浮游死后变成了一头红熊,跑到了晋平公的房子里,把晋平公吓出了一场大玻共工另有一个儿子,在冬至的时候死的,死后变成了厉鬼,经常来扰乱人世,他什么都不怕,可是却很怕红豆,人们就拿红豆来驱除他。 不知怎么的,共工在后人的心目中老是留下不好的形象。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