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成语夺席谈经的故事

成语夺席谈经的故事

夺席谈经 duó xí tán jīng 【解释】: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立儒学为官学之后,对儒学的研究就被称为经学,意为研究经典之学。当时儒学经典主要有五部:《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我国最初的五经,除此之外,还有《论语》、《孝经》等书也是儒生必读之书。这些经典语意古奥,文字简略,需要进行系统的讲解人们才能明白。 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同一部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就形成了不同的门派,如同样是对《易经》的解释,就有《京氏易》、《丘氏易》等许多家。不同门派之间壁垒森严,时常发生辩难。为此汉宣帝在甘露三年(前51年)在石渠阁(长安宫观名)召开专门会议,由儒生们讲解五经异同。相互讨论,胜者增立为博士,于中央太学传授本门学问。儒生们私下里也时常相互讨论,以胜者为荣。 元帝时,石显专权。石显只是一个宦官,在士林中缺少名望,因而在陷害忠良的同时,也注意拉拢儒学出身的官僚和学士。一些唯利是图的儒生为了飞黄腾达也乐意投靠石显,五鹿充宗就是其中的一个。五鹿充宗字君孟,为人聪明狡黯,能言善辩,专攻《梁丘易》(又称丘氏易),着有《丘氏易略说》一书,巧的是元帝也喜欢《丘氏易》。 他投靠石显之后,做到少府一官(负责山林河海的税收,作为皇室专用,九卿之一),仗着自己能说会道,又身居九卿之位,是石显亲信,皇上的红人,在朝廷中常向同僚和儒生们挑战,要求辩论《易经》。朝中大臣和儒生畏于五鹿充宗的权势,都不敢应战,只在表面上应付一下就甘拜下风,唯恐在谈经过程中偶一不慎得罪于他,影响自己仕途或招来杀身之祸。五鹿充宗以为别人经学都不如他,在朝中自然洋洋得意,元帝也十分高兴。 朝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五鹿充宗骄狂的样子,想煞煞他的傲气,就向元帝推荐朱云和五鹿充宗辩论。元帝喜好儒术,喜欢朝臣谈经论道,更希望五鹿充宗获胜,便立即召朱云入朝。 朱云,字游,鲁国人,身高八尺有余,相貌堂堂。年轻时崇尚豪侠,重气节,最看不起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人。四十岁的突然潜心读经,先学习《易经》,后拜萧望之学习《论语》,均能融会贯通,是当时高士。应召入宫之后,朱云面对皇上和群臣不卑不亢,应对自如,儒雅之中透出一股豪气。 辩论时,双方约定,连辩五场,谁理屈词穷,谁就退席坐到下首去。五场辩论下来,五鹿充宗场场皆输,羞得满脸通红,只好次次把上位让给朱云。旁听儒生和群僚无不拍手称快,私下里说:“五鹿岳岳(头上长角的样子),朱云折其角。”元帝也为朱云的风度和谈吐所折服,拜朱云为博士。 当然,象朱云这样当众开罪了石显死党的人和朱云孤傲的性格,仕途是很难保证的。来揭秘吧据悉不久朱云就被诬下狱,并且差一点丢了性命,终元帝之世再没有做官。但学术浅薄依势凌人的五鹿充宗因此而暴露了真面目,还是大快人心的。夺席谈经也就成为美谈流传下来。

标签:

猜你喜欢

历史朝代故事野史 21世纪野史古...
萧昭业为什么在杀人之前总是烧香哭泣?这可能是他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平息内心的罪恶感。每一次的烧香拜佛,每一次的痛苦呻吟,都是一种象征性的...
野史内容 明朝哪些事儿-...
明朝哪些事儿:揭秘明朝的奇迹与悲剧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朝无疑是一段辉煌而又悲壮的篇章。从洪武开国到崇祯末年,明朝共历经多位皇帝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的变...
有趣的野史故事大全 历史名人的轶事...
历史名人的轶事趣闻:揭秘古今豪杰的不为人知一面 从文学巨匠到酒家闲客:王尔德的双重生活 王尔德以其尖锐幽默和对性别角色挑战而闻名,但鲜有人知的是,他在晚年...
野史有趣 重温经典如何在...
在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故事不仅是人们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的源泉,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国神话故事大全》这本书,就是我们能够直...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