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赵曙病愈亲政

赵曙病愈亲政

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赵曙病体恢复,曹太后撤帘还政。赵曙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他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赵曙生父的名份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赵曙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中国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父、母丧后两周年(即第二十五个月)举行的祭礼)再议。

治平元年(1064年),京畿、宋、亳、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军、高邮军发生大水灾,赵曙派遣使臣巡视,疏治河道,赈济抚恤灾民,免除灾民赋税。

同年,西蕃瞎毡的儿子瞎欺米征归附宋朝。

治平二年(1065年)农历四月初九,韩琦等再次提出赵曙生父的名份问题,于是,赵曙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的“濮议”事件。

治平三年(1066年),中书大臣共同议事于垂拱殿,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赵曙特意将其召来商议,当时即议定(赵曙生父)濮王称皇考,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交给了赵曙一份。到中午时分,太后派了一名宦官,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省,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相视而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多了太后的签押。赵曙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同时又将宰相与执政们召来,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以稳定时局。赵曙最后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

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初八,赵曙再次生病,同年十二月在宰相韩琦的建议下,立长子赵顼为太子。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remained 传统文化中的智...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故事中,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思考,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人生启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一段虚构的对...
吕玲绮 中国历史长河5...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始阶段,约从公元前21000年到大约公元前1600年。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人们开始使用陶器和石工具,并逐渐形成了较为...
x37b 深海探险揭示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世界奇闻怪事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鱼到现代科学探索中发现的奇异生物,每一次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可能揭开一个新的谜...
7个科学家死在秦始皇陵 上下五千年穿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没有可能重走旧路? 这部作品以“上下五千年”为名,讲述了一段跨越了五千年的传奇故事。它通过一位时间旅行者的眼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未知和...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