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举棋不定的典故

举棋不定的典故

举棋不定的意思:

举起棋子不知下一步该怎么走。常用来比喻遇事犹豫不决,缺乏主见。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举棋不定有背后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典故呢?

举棋不定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骄横粗暴,人们对他怀恨在心。后来,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军事,推翻了卫献公的统治。卫献公失掉君位,只得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齐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孙文子和宁惠子赶走国君后,把持朝政,立了新的国君,就是卫殇公。宁惠子做了犯上作乱的事,在去世前感到良心不安,觉得驱逐国君是自己的一个污点,为了赎罪,他嘱咐儿子宁悼子迎回卫献公。

没过多久,卫献公听到有利于自己的风声,就派人与宁悼子联系,要他帮助自己重新登上君位。他还向宁悼子许诺,复国之后,他只掌管宗庙、祭祀等事务,朝廷的政务全交给宁悼子办理。但是,朝中很多人反对让献公复位。

一位大夫叔仪警告宁悼子道:“做事情要前后一致,你们宁家一会儿把国君赶到外国,一会儿又要迎他回来,变化如此之大真是令人难测。这跟下棋差不多,棋手下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失败,更何况您面对的是国君废立的大问题。您要是非要轻率地处理国事,一定会有灭族之祸,到那时后悔也晚了。”

可是宁悼子打着“遵守先父遗命”的旗号,一心想废新君,立旧君,好独揽朝政大权。后来他灭了孙氏,将卫殇公杀死,迎回了献公。不料,卫献公是个记仇之人,他刚一回国,就把宁悼子满门杀了个干净,报了自己当年被宁氏驱逐之仇。

◎故事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出处译文

下棋的人如果举起棋子不知下哪一着好,就注定不会得胜,更何况您面对的是国君废立的大问题呢?


标签:

猜你喜欢

一些野史 中国古代传说中...
阎罗王,古代中国的阴间之主,在民间信仰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威望。据说他是四位或三位,分别为包拯、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曾经历过不同的命运,...
大千世界的趣事二年级 明朝帝王年号顺序表
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元年至洪武二十七年(1368-1398),朱元璋 明惠帝:建文元年至建文四年(1399-1402),朱允炆 明成祖:永乐元年至永乐十九年...
世界奇闻怪事 西施美丽背后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美貌女子的传说,其中以西施为最著名。她的容颜不仅让后世的人们赞叹,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和艺术创作中的经典形象。在本文中,我们...
天下趣事奇闻 延安第一美女出...
1937年1月13日,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宋庆龄的介绍使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成为了《法兰克福日报》的记者,在延安进行了七个多月的采访。史沫特莱是继...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