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野史趣闻 > 北宋的70岁高龄仍要赴边地任职

北宋的70岁高龄仍要赴边地任职

核心提示:宋神宗在位期间,重视守边大臣的挑选,老臣孙沔被授予边地重职,可怜已71岁高龄的他,终因年老力衰受不了远途跋涉之苦而死于赴任途中。

本文摘自:《文史天地》 2007年第7期,作者:马雪,原题为:《北宋老人为官》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原来,宋代致仕制度还规定:官员退休时,须先向朝廷递呈申请,获准后方可解职。个别元老大臣不受70岁年龄的限制。凡因病退休而后痊愈者、提前退休者、正常退休者,在朝廷需要时都可再度入仕,称为“落致仕”(类似今天的退休返聘)。这样,有一些被皇帝倚重的老臣可能多次请求致仕而不被批准,而一些特定时期致仕的“重臣”会被再次授予要职。

这些老年官员中不乏老当益壮者。北宋朝宰相最高寿者当推文彦博(1006—1097),享91岁。他是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重臣,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神宗末年(1083年)文彦博已经获准退休,在洛阳准备要安度晚年。哲宗即位初(1086年),当政的司马光看重“宿德元老”文彦博的才能与威望,极力推荐。就这样,已过80岁高龄的文彦博“落致仕”,被授予“平章军国重事[注: 名称 北宋官名。 简介 元佑年间置,以元老重臣充任,地位高于宰相,以示尊宠。亦称同平章军国事。开禧元年(1205),韩侂胄当权,以平章军国事为名,去“重”字以示主管一切事务,去“同”字以示其专一主管。]”一职,再担大任。他思维敏捷、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时人评价他“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其贯穿古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逮”。真宗朝的老将范延召(927—1001)更是勇猛不减当年。咸平二年(999年),北部边防吃紧,契丹人南下来犯,73岁的范延召毅然随驾北征,“与(契丹敌兵)战瀛洲西,斩首二万级,逐北至莫州东三十里,又斩首万余,夺其所掠老幼数万口,契丹遁去”。仁宗朝老将王德用(977—1056)熟知军中情伪,善于恩抚属下,“多得士心”。他名震边塞,为契丹(辽国)所忌。至和元年(1054年),78岁高龄的王德用“落致仕”,被授予枢密使重职,督察全务。至和二年(1055年),契丹使者来访,称赞宋廷“以公(王德用)典枢密而用富公(富弼)为相,将相皆得人矣”。

这些年过70仍被朝廷重用的官员,其经验智慧被视为国家的财富。鉴于不能忽视的年龄

[1] [2] [3] 下一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大秦可亡 夜晚的朋友儿童...
探索奇幻世界 在这本儿童睡前故事大全中,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个开启魔法门的钥匙,让孩子们踏上一场穿越想象力的旅程。从古老森林里的神秘生物到遥远星系中的外星文...
实木板 古代仙侠传桃花劫
在遥远的唐朝,一片繁华与神秘交织的江湖中,传说有一个关于桃花劫的故事。这个故事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章节——“林冲怒斩冯兴”。但是...
十大公认最好看的小说 三人舞动共鸣与...
一、探索三人运动的奥秘 在现代健身领域,单体运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三人运动带来的独特魅力。三人运动,即由三个人的...
奥古公主 中国历史网追学...
众多历史资源于一身 中国历史网追学网是一个集成了大量历史资源的平台,它不仅包括了丰富的文字资料,还包含了许多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内容。用户可以通过这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