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何以看重沮授探秘历史名人轶事中的自然智慧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0年,曹操真诚地向一个俘虏说道:“我若早得先生,何愁不能平定天下!”俘虏听后却答道:“你若可怜我,就赶紧处死我吧!”
这位被曹操如此看重的俘虏,便是袁绍的大谋士沮授。沮授在少年时代便有志向,有谋略。
191年,有着四世三公家世出身的袁绍占据冀州后,沮授便投到其麾下。之后,沮授帮助袁绍相继占据了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了河北。
面对沮授的功劳,袁绍晋封他为监军和奋威将军。这时,以相当长远战略目光向袁绍提出:主公应网络四方英雄,并至长安迎接天子,以天子的名义征讨不臣者!
然而,当时正值汉献帝在相继经历了董卓、李傕、郭汜之乱后,被迫流离失所于河东一带。当时的情况,让人难以预测未来,但沮授依然坚持自己的提议:“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的策略。
然而,这个计划遭到了 袁绍的一些心腹大将如郭图和淳于琼等人的反对,他们担心如果迎来了汉献帝,那么他们会如何去执行他的命令?如果不执行呢,那么他们又该如何解释这一点?
最终,由于这些疑虑和顾虑,使得这个重要的决策未能得到实施。而就在此期间,不幸的是,在官渡之战中,被错误地视为“逆”或“叛”的情况发生,而不是按原先计划进行。当时的情形,使得历史走向产生了深刻改变。
从那以后,无数次机会都因为缺乏信任与合作而错过。在南征北战年代里,每当沮述想出了各种方案,却总是被忽视。他一次次地提醒着他那个伟大的梦想——通过忠诚和智慧来实现真正稳定的统治,但每一次都是徒劳无功,最终导致悲剧性的结局——自己成为了一名敌人的俘虏,而那些原本应该属于他的荣耀,则落入了别人的囊中。
当一切似乎都已经结束的时候,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一切都会按照预设好的轨迹发展下去的时候;但是在最后的一个转折点上,即使是在最绝望的时候,只有一个人站出来,他说出了那么简单的一句话:
"你若看得起我,就请赶紧处死我!"
这个话语背后的深沉,是一种超越生与死,更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表达。它是一种承诺,一种忠诚,也是一种遗憾。一场关于忠诚与背叛,大智大勇、大爱大恨之间永恒纠葛的问题展开,它也许在某个地方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答案,也许只是一个故事中的小插曲。但无论怎样,它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回忆起的一段历史,是我们今天能够学习到的教训,也是我们今天可以思考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