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100个中的陶渊明不折腰犹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文学的长河
淝水之战后,东晋趁着前秦的衰败之机,派谢玄收复了黄河流域的失地。然而,晋孝武帝却偏心于他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并排挤有才能的人,使得东晋朝政日益混乱。
公元399年,在晋安帝统治时期,会稽郡爆发了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经过两年的激烈斗争,起义军十几万人迫近建康城。东晋政府调动北府兵才最终平息了这场暴动。
在这个动荡年代里,有一个著名诗人陶渊明选择隐居,他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但到他这一代家境已显贫寒。他依然坚持读书写诗自娱,其家门前的五株柳树让他得以号称五柳先生。
随后陶渊明因贫困不得不出仕,但很快发现官场腐败和倾轧,不久即请求回到地方做县令。在彭泽,他虽然收入微薄,却比之前更为宁静。他拒绝穿上督邮来访时所需的官服,因为他不愿为了微薄俸禄屈尊见客,更不愿作威作福者下属,这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迈态度。
最后,他辞去职务回到柴桑老家,从此致力于文学创作,最著名的是《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位偶然发现世外桃源的地方,那里的人们过着和谐、富足而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篇文章虽虚构,却反映了当时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现实社会黑暗与动荡的一种抒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