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匈奴骑兵的残酷训练
匈奴骑兵的训练: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反复体验冒顿之严格命令
在遥远的古代,匈奴骑兵的改良并不仅限于简单的号令统一。据说,当冒顿鸣镝射向某个目标时,其万余名骑士都必须跟随射击,以免遭受极刑。在这场残酷训练中,最初的目标是冒顿最爱的一匹马,再次是他的至爱妻子,最终则是他的父亲所乘坐的坐骑。在这样的磨炼下,这支军队成为了冒顿私人所有,不再听从他人的指挥。
油画“白登之围”描绘了一段历史上著名的情景——西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与匈奴勾结企图攻打太原。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战 匈奴,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取得初步胜利,然后追击至楼烦(今山西宁武),直到白登山才被诱敌深入陷入困境。
他们来自何方?关于匈奴民族起源,有着许多未解之谜。据说,他们是在夏朝末代帝王桀时代由妹喜影响而衰败,被商汤征服后逃往北方的大漠,与牛羊为伴,最终繁衍出了众多子孙,被称为匈奴。而罗马人的起源也与特洛伊人有关,他们逃离希腊人的追杀漂洋过海,定居亚平宁半岛后被称为罗马人,这两族日后的敌对国民竟有如此相似的命运。
蒙古高原一直与匈奴紧密相连,它们似乎在此地获得了“匈奴”的名字,而这个区域也因其出现而闻名遐迩。当时的人们将该区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即漠南和漠北,大戈壁盆地以380毫米降雨线为界,与今日内蒙古相当。大戈壁中的额济纳河流域因水草丰美、树木丛生,是放牧和休憩理想之地。这里春季短暂、夏秋过客,冬季则长达数月,因昼夜温差巨大且风雪频发,使得这些游牧民族形成了坚韧不拔的心性。
作为蒙古高原上的第一支游牧民族,每当冬季临近,他们便离开牧场,驾驭骏马赶着牲畜四处漫游,无论城市还是房屋,却依赖毡帐聚集成群。此种生活方式虽缺乏固定居所,但却蕴含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强大的生存能力,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提供了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