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精选12篇
陶侃运砖头:东晋名将的勤勉与远见
在东晋时期,王敦得势,导致国家陷入一系列内乱。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再次发动叛乱,但最终失败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历阳镇将苏峻起兵反叛,攻进建康城。在此危机之际,大臣们束手无策,而只有荆州刺史陶侃出面,最终花费两年时间平定了苏峻的叛乱。
陶侃在王敦掌权期间曾是他的部下,但因立功被调到广州,这实际上是一种降职。在广州,他每天早晨搬一百块砖头从书房外搬回去,再晚上又将其整理回原处。这让周围的人感到好奇,他们询问他为何如此做。陶侃回答说:“我虽然身在南方,却心系中原。如果懈怠,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又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借此练习筋骨。”
之后,东晋政府提升陶侃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当地百姓闻讯而喜悦不已。尽管官职升高,但陶侃依然小心谨慎,对于荆州政务都亲自审查,从不放松。他常对部下说:“大禹虽圣人爱惜寸光,我们普通人更应珍惜光阴,不可贪图安逸。”若不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死后也无留佳名,是自暴自弃。
有一次,他发现一些官吏沉迷酒色耽误公事,便生气收缴酒器和赌具扔江中,并鞭打这些官员。此后大家都不敢再饮酒了。一过路人随手摘稻穗玩弄,被陶侃责骂并受罚,让人们懂得保护庄稼重要性。
当地农民因而更加勤劳,使得荆州地区逐渐富裕起来。在长江边上的地方,每造船都会留下木屑和竹头,而一般人会清扫或烧掉。但是,由于未能理解他的用意,也没有敢问。当新春节日临近,一场大雪后的积雪融化,大厅前变得湿滑,不利行走时,管事官吏便使用这仓库里的木屑铺在地面上,使行走安全。
同样,在造战船时需用的竹钉,可以利用这些收集好的竹头制作。此举终于让人们明白了为什么要收集木屑和竹头的原因,并对其考虑周到的行为表示敬佩。
由于执法严格、办事认真,无论是在带兵四十一年还是其他方面,都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赞誉。而据传,在他治下的地方社会秩序井然,“路不拾遗”,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治世安邦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