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人败类郭沫若老舍臧克家冯友兰在历史专注App上的社会反思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风流才子总是紧密相连,这也揭示了“文多风流”的传统,而古代的名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表明有些文人并不守道德,那么四大无耻文人分别是谁呢?其实,他们就是郭沫若、老舍、臧克家和冯友兰。
一、郭沫若
郭沫若是一位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本名为郭开贞,以笔名著称。他不仅学习了弗洛伊德等人的现代生命哲学精髓,而且还涉足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然而,他却因在公众视野和私生活中的不端行为而被认为无耻。林语堂甚至评价他为“集天下肉麻之大成”,并将他列为近代四大伪君子之一。
二、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和剧本作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荣誉的作家。但他的软弱性格以及在争议中摇摆的态度,让他遭到了批评,被周作人等人评为四大无耻文人的之一。
三、臧克家
臧克家是一位著名诗人,同时也是闻一多的学生,他曾经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并且曾加入过中国同盟会。关于为什么臧克家的名字会与四大无耻文人们挂钩,我们并没有确切了解,有可能是当时有误解或其他原因导致。
四、冯友兰
冯友兰因为其喜欢迎合潮流而被归类于这组人物。在抗战初期清华大学教授中,就流行了一种说法:“岱孙怎么说,事情就怎么做;事情怎么做,芝生就怎么说”。因此,他也被视为一个见风使舵的人物,从而成为一些人的眼中无耻之辈。不过,也有人认为他们并不全然缺乏品质,只是在历史的大浪潮中迷失方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