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袁绍在物品上展开一场历史游戏为中国贡献的名人事迹
曹操和袁绍之间的较量,就像是一场精心布置的游戏。太尉这个位置,自汉朝以来,就是给老资格的官员做虚位子的名义。这让袁绍感到不满。曹操得知后,心里乐开了花,只要你在意这点小事,就认我的话,不就能控制你吗?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将自己调到司空、车骑将军一职,把大将军的地位赐予了袁绍。看似简单的任命变动,其实是曹操在玩弄着对手。
曹操迎接献帝,本不需要劝说,但谋士荀彧还是提出了几点理由:“……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这些都是站在曹操利益角度考虑问题,迎接天子有三大好处:一是增加民心向背,一是赢得人才,一是增强自己的威望。都建立在人为基础之上。
迎接天子之后,到底能带来多少实际效益,曹操也不确定,更何况这些都是软实力,而非兵马粮草。但这能够影响一些小型势力,对比起更强大的势力来说,以曹操现实主义作风,他不会轻易陷入这种局面。
自己力量不足时,要迎合天子,就是暴露自己的野心。而且袁绍一直把曹操视作弟弟般的人物,以一种主仆关系对待他,这自然让曹操清楚地知道。他通过迎奉天子,是宣告自己不承认袁绍作为盟友或领袖,这无疑是他最忌讳的事情。此外,那个汉室皇帝已经变得如同一个被拖拽在地摊上的古董一样,被许多人忽略甚至希望它彻底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有能力的人想出价,也会叫醒那些更具实力的势力。而对于这样潜在的风险,曹操作计而行。
当他接纳皇帝进入许昌后,再次担任司隶校尉,并录尚书事。不久又迁都许昌,再次担任大将军,在命令中使用皇帝玉玺。这可能是因为喜悦过头,也可能是在试探情报,看看是否有人会批评 袁绍因内斗而耗费资源。一旦他们发出声音支持这种观点,那么即使只有微弱的声音,对于正在努力壮大的新政权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来源。
然而,当消息传达给袁绍时,他只能叹息地说:“啊,我真被他们说中了。CAO阿瞒还真把我当成村里的干部。”
尽管如此,因为这是皇帝所下的诏令,所以 袁绍不得不同意并写了一份检查回去。当这份检查送达CAO阿瞒时,无疑让他欣慰万分。他见好就收,又以天子的名义封赏了RAoYanShao,让其成为太尉,并封侯。这或许就是CAO阿瞒挟持着天子的第一个重要胜利——或者至少是一个关键实验。在推拉间,CAO阿瞒已经证明了他的战术和策略。
此刻,在战略层面上,CAO 阿瞒并不放在眼里那个人,但在战术层面上,却非常重视RAoYanShao。CAO 阿瞒地处战线前沿四周充满危险,而且就在他的根据地内部,有潜藏的敌人等待机会发难。而其他割据群雄们都感受到了危机,因此每个人都忙于打造自己的根据地,只守一州郡期待着历史变迩。不过除了刘备以外,没有哪一个人的心思像CAO 阿瞒那样进取激烈。那刘备之所以进取,是因为找不到立足之地,所以人们才评价他与只追求战争与征服的事业相同——“英雄唯君与我耳”。但对于CAO 阿瞒来说,他必须确保用攻防相结合的手段才能存活下去,而只有不断寻求攻击性的策略才能真正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