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袁绍在棋盘上展开一场历史上的有趣对决
曹操聪明地利用了太尉这一职位,后汉以来一直被赋予给老练的干部,这让袁绍感到不满。曹操得知袁绍的不满,内心暗自高兴,只要你重视这个职位,你就会认同我的权威。于是,他再次发布诏令,将自己降级为司空、车骑将军,并把大将军的高位传给了袁绍。这看似简单的任命过程,却实际上是曹操在玩弄策略游戏。
接下来,曹操迎奉献帝,不需他人的劝说。他谋士荀彧却仍然提出几点理由:“……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这些理由都是站在曹操利益角度出发,看待迎接天子的好处:增强人望、凝聚人心和招揽人才,都基于对人的关注。
迎奉天子之后,能带来多少实质性收益,对于曹操而言还是个未知数,而这所谓的人格魅力并非依赖于兵力、粮食和军队,更不是能够制约强大的诸侯主动行动,但足以影响一些较弱小的诸侯。而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曹操不会轻易犯错到这种程度。
由于自身力量不足,与之相比迎奉天子就显得过分露出了野心。在袁绍眼中,曹操一直被当作其小弟,以一种居家作业的心态对待。而一旦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与此不同的意图,这应该是最让他担忧的事情。此外,由于汉室皇帝如同一件无价之宝,在过去曾经流转在街头巷尾,现在即使有实力的袁绍也不愿意理会,更别提对于像李傕、郭汜这样的宵小手段更是盼着他们彻底消除掉现在则有能力但还没有达到真正控制局面的曹操这样人物,一叫价,就可能唤醒更有能力的 袁绍。因此,对于潜在风险,即便是暂时性的冒险,也必须由真诚估算。
到了那时,当国都许昌迁移后,再次授予大将军称号,其背后的皇帝印玺加盖,使整个许都回响起庄严的声音,被指责袁绍打内战的事实。
看到这些情况后的 袁绍想道:“啊?这确乎符合他们的话语,那么我这个村长竟然被当成了干部。”
无论如何,因为皇帝下达命令,还不得不回应一下,所以 袄施只好写了一份检查。
面对这份检查,无疑让 曾深感欣慰,他见风就是雨,从此又用天子的名义“封邺侯”给了 袄施一个位置。不知这是不是 曾挟持天子后首次命令的一个诸侯,但至少可以确认,在推拉之间 替试验完毕了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