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在棋盘上玩一场智谋游戏探寻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的奥秘
曹操不满袁绍被封为三公,认为这是对老臣的虚位子安排。听闻袁绍不满,他暗自高兴,只要袁绍在乎这个职位,就有机会牵制他。于是,曹操下诏退让自己的职务,将大将军之衔授予袁绍。这看似简单的任命变动,其实是曹操在进行一场智谋游戏。
曹操迎奉献帝,并非出于强迫,而是受到谋士荀彧的说动。荀彧提出迎接天子的三个理由: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大德相继实现。这一切都是站在曹操自身利益角度考虑,通过迎接天子可以获得人望、人才和稳定人心,这些都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策略。
然而,曹操清楚自己目前还不足以承担这一责任,也不会因为迎奉天子而暴露自己的野心。他知道 袁绍一直视自己为小兄弟,因此接受这份任务等同于宣布不再认袁绍为领导者,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顾虑。此外,即使汉室皇帝如同古董一样无足轻重,但其他势力若能把握时机利用这点,以较低的代价控制局面,那么即便是像李傕、郭汜这样的小角色也可能成为威胁。
随后,曹操在许昌设立司隶校尉,并录尚书事,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这一次使用了皇帝玉玺印鉴。这样的举措或许出自喜悦,或许是为了测试对方力量,许都发出了震撼的声音,对袁绍打内战表示批评。
当消息传来时, 袁绍感到意外:“啊?他们竟然说中了,我真把我这个村长当成了干部。” 不得已地,他写了一份检查回复。
看到这份检查,无疑令 曾高兴的心情更加激动,他觉得请天子到自己这里已经产生了效果。因此,当即又命令以袁绍为太尉并封邺侯,不知是否这是第一位受此待遇的人物,此刻正试验着新武器。在推拉之间, 曾已经开始尝试新的战术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