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袁绍在物品之中展开一场智谋较量仿佛重现了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大全中的古老传奇
曹操作为太尉,后汉以来一直都是给老一辈的干部安排虚位子,这让袁绍感到不满。曹操得知袁绍不满,便暗自喜悦,只要你在意这个问题,就认同我的主张,我就能玩弄你。于是,他再次发布诏令,将自己降为司空、车骑将军,并把大将军的高位授予了袁绍。这看似简单的任命变动,其实是曹操在进行着猫捉老鼠般的游戏。
曹操迎接献帝,不需别人劝导。他却听从谋士荀彧提出的几点理由:“……以奉主上而得民心,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这些论点都基于站在曹操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迎接天子的三个好处:一是增加个人威望,二是赢得民心,三是获得人才,都重视人为本。
迎接天子后,到底会带来多少实际效益,曹操难以估量,更何况这些都是软实力,而非兵马粮草。不过,这些软实力能够影响一些小领袖,但若想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势力,以其现实主义态度处理事务,他不会轻易走到那一步。
自己的力量不足,与迎奉天子相呼应,无异于暴露野心。袁绍一直把曹操当作小兄弟,对待他有所居高临下之感。曹操对此当然清楚。当他迎奉天子之后,那意味着宣布不承认袁绍的地位,这正是他的最大顾虑。此外,那个汉朝皇帝如同一个无价宝石,在过去曾经流转于地摊上,现在即便有能力的人想要它,也会被那些有真正力量的人忽略掉。而现在,即使是一些稍微有些能力的人提出要求,他们就会唤醒那些更有力的势力。因此,当进入拍卖场景时,如果硬撑下去,即便目前还无法与 袁绍抗衡,这种风险也是需要考虑到的。
随着驾临许昌后的任职调整和新任命中使用皇帝玉玺授权的举措,让许都传出了庄严的声音,对袁绍打内战表示批评。
看到这一切,有了批评自己的内容后,虽然失去了面子,但还是不得已写了一份检查回去。这份检查必定让深受鼓舞的心情溢于言表,让他意识到了接受请君入瓮背后的潜在收益。一旦如此,被邀请进京产生了积极效果,便迅速收手并继续寻找新的策略。在这过程中,一步步试验着新的战术和策略,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这是他们之间的一场心理斗争,而不是简单的一纸命令或一封信件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