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袁绍在一张战略地图上玩起了一个关于二战时期的著名故事游戏
曹操自视为三公的位置,后汉以来,这一职位往往被赋予老资格的将领作为虚名上的尊称,这让袁绍感到不满。曹操得知袁绍不满,他暗地里高兴,只要你在意这一点,就认定我的话,你就能玩弄于股掌之间。于是,又颁布了一道诏令,将自己降级为司空、车骑将军,并把大将军的头衔传给了袁绍。这看似是简单的任命变动,但实际上是曹操在玩弄一个老鼠戏猫的游戏。
曹操迎接奉献帝,原本并不需要别人劝说。但是谋士荀彧仍然提出了几个理由:“……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这些都是站在曹操利益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以迎接天子带来的三个好处:一、增加民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二、能够赢得更多人的心向其所;三、能够得到更多有才华的人才。此皆重视人才。
迎接天子之后,到底会带来多少益处,曹操心里没有底数,因为这些都是软实力,不是指挥兵马调配粮草,而是在挟持天子以控制其他诸侯方面有效,但只能对那些力量较弱的小型诸侯产生影响,对比自己更强大的敌手来说,这种策略可能过于幼稚。在现实主义作风下,他不会轻易陷入这种局面。
自己实力不足时,迎奉天子的行为就显得不可思议,因为这等同于暴露自己的野心。 袁绍一直把曹操当作自己的小兄弟,即使他自居为“老板”,但这份关系也是公开的事实。随着我迎奉天子而改变态度,不承认你做的大哥,这应该是我最担忧的事情。
另外,那个汉朝皇帝如同流转在地摊上的古董,无论如何,都不是值钱东西。而且,在这个时候,让李傕或郭汜这样的小角色彻底毁掉它,也许可以引起袁绍的注意。如果现在有像我这样的势力稍微有些能力的人一声令下,就会叫醒那个更加有力的 袁绍。我知道,如果进入拍卖行硬撑下去,我目前还无法与之抗衡,这种风险,我必须考虑到。
接受驾临后,被授予司隶校尉及录尚书事职务。当我们迁都许昌后,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那份命令背后,还隐含着皇帝玉玺的一丝庄严。我想,或许这是喜悦油然而生,也或许只是为了观察对方的情报,有一次火力侦察中,我们发出了庄严的声音,对袁绍进行批评,说他搞内战太多了。
看到这一切,袁绍似乎有点惊讶地说:“哎呀?他们竟然这么说,我真的被他们误解了,现在我只是个村长啊。”
不管怎样既然已经发出命令,还得回应一下吧,所以袭击者不得已写了一封检查表达歉意。
当那份检查送达时,估计 曾经高兴的心情又重新燃起。他见好就收,一气呵成,以皇帝名义宣布:“以绍为太尉,封邺侯。”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挟持后的第一个诸侯。不过无论如何,在推拉间试验完毕的是新武器——即利用皇权威慑其他武装集团的手段。这是一场博弈,是政治斗争中的技巧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