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袁绍在棋盘上下一着妙手围绕水浒传中的宝剑展开智谋较量
曹操聪明地利用了太尉一职的虚位子,触动了袁绍的不满。曹操暗自欢喜,因为只要袁绍在乎这个,便能通过认可我的方式来玩弄他。他于是下诏退让自己为司空、车骑将军,将大将军之衔授予袁绍。这看似简单的任命诏书,其实是曹操在进行着老鼠戏猫般的游戏。
迎奉献帝,本应不需劝导,但谋士荀彧仍然提出几点理由:“……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这些都是站在曹操利益角度考虑问题,迎接天子的三大利益:一是提升人望,二是聚集人才,三是稳定民心。皆基于“人”为本。
迎天子后,曹操并未预料到具体效益,而这些软实力虽然不足以支撑兵马粮草,却足以影响小型诸侯。不过,要真正影响比自己更强大的诸侯,这与曹操现实主义立场相去甚远。
然而,当自己的实力不足时,即便迎奉天子,也等同于暴露野心。袁绍一直视曹操为小兄弟,以己之威严对待。而且,他还知道这背后的真意——宣布不承认我做老大的这一决定,是最让他忌惮的事。此外,汉室皇帝如同古董,不值一提;过去流转于市场上,现在若有能力的人出价,就会唤醒像李傕、郭汜这样的小丑们来打扰。而现在,有些力量正在被其他势力所忽视,这对于一个急功近利者来说,是无法接受的风险。
当刘备进取时,他寻找着立足之地,只好如此。但对付四面环伺而又危机重重的情形下的割据群雄,他们只能守住一州郡,以待时代变迁。而只有确定攻防结合、战略先行发展方能存活下来。因此,在这样的战局中,只有不断进攻才能确保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