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野史酆都的凄美为什么被称为鬼城
在丰都县的山川间,传说着一位名叫酆都大帝的神灵,他是道教中尊奉的阴间最高神灵。酆都自然是他的住所,也是人们口中的鬼城。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承载着无数故事和秘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丰都并非历史上最早被称为鬼城的地方。据《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记载,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度朔之山”上的“大桃木”和“东北叫鬼门”的描述,这里的万鬼出入也。这说明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着对鬼国或鬼城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地方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汉代,一直认为死者魂归泰山,而泰山旁边的蒿里山成为了汉代人心目中的另一个重要地点。古诗《蒿里》的唱词:“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死后灵魂归宿的一种信念。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也曾提到罗酆山,并将其与张衡、杨云联系起来。而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典籍如《枕中书》的记载,以及许多其他文献资料,更进一步完善了罗酆以及酆都大帝这一概念,使得五方鬼帝体系更加完备,其中多称酆都大帝为北帝。
到了宋代,又因为一种误传,将这个地方又重新定位了一次。当时,有两个方士王方平和阴长生因厌倦官场而来到现在丰都修道,最终飞升得道升仙的事迹,被人们传颂变成了“阴王”,成为阴间之王,从此丰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区,但仍然保留下大量建筑物,如庙宇、景观等,是深刻烙印时代印记的一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