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观音阁的民间故事文案素材人物篇
明正统二年,锦州备御都指挥李真奉太监王彦之命,重修锦州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王彦命李真选一位有道高僧当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当时,锦州地藏寺的住持福坚老和尚幼年出家,十五岁受戒,佛教经、律、论三藏造诣颇深,并且通晓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无所不精。所以李真“三顾茅庐”请出福坚老和尚做了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
明成化十二年,左军督佥事、骠骑将军、都指挥王锴拓建锦州城墙,常去北普陀山观音洞 普陀寺游玩。王锴是个有名的棋迷,他自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般的人他从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在禅房喝茶时,看见一幅字画,上书“书仙画狂棋圣;琴心剑胆诗魂”。署名赫然写着:北普陀山观音洞山僧福坚。王锴看罢,不禁手捻长须微微一声冷笑。他踱到房外,将这件事记在心上:“我三次来游此地,这个福坚始终不迎不见……李真多次请他,这才出山,看来此人绝不是等闲之辈。”
月上东山时分,一位身影悄然出现,是福坚老和尚。他舞刀于殿前,对准那人影微笑道:“莫非是王将军吗?若是王将军,请到禅房一叙。”那人现形乃是已被识破身份的王锴。
二人边说边进了禅房。在那里,他们谈论周文王与洪武帝,以及汉乐府与元曲;孙子兵法与少林拳法;琴棋医卜,无所不能。这般对话持续至夜晚,当东方发白之际,他们仍旧没有倦意。
从此以后,每逢两个人相遇,便如隔数年的重逢。直到有一日,当他们决定进行象征性的围棋比赛,那场比赛让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一张小小的围棋盘上。而最终结果,让每个人都惊讶于对方的智慧与技艺,最终形成了一段美好的友情故事,为后世留下了一个传说:关于一个大将军和一个高僧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之间的一场生动而又充满智慧的围棋比赛。此刻,这个故事已经流传开来,被称作"赢得观音阁"的一个传奇篇章,它讲述的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如何通过游戏连接彼此的心灵,也许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大精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