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阁的传说一位勇者赢得的神庙
在明正统二年的岁月里,锦州备御都指挥李真奉太监王彦的旨意,重新修缮了位于北普陀山的观音洞普陀寺。王彦命李真去寻找一位有道高僧担任这座神圣之地的住持。在那个时候,锦州的地藏寺的住持福坚老和尚因其深厚的佛教造诣、通晓文史、精通琴棋书画以及医卜星相无所不精而被选中。因此,李真三次拜访福坚老和尚,最终成功请他出山担任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的住持。
多年后,在明成化十二年的一天,一位名叫王锴的人物来到这个地方,他是一位骠骑将军、都指挥,也是棋艺高超的人。他自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一般人对此并不在乎。当他游览北普陀山时,在禅房里喝茶,看到了一个字迹潇洒遒劲的小说画,上面写着“书仙画狂棋圣;琴心剑胆诗魂”,署名为北普陀山观音洞山僧福坚。这幅作品让王锴印象深刻,他暗想:“我三次来这里,这个福坚始终不露面,看来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当夜幕降临时,福坚老和尚在殿前舞刀,突然出现了一抹身影。他笑道:“莫非是王将军吗?若是王将军,请到禅房一叙。” 王锴惊讶于老和尚如何识破他的身份,只好走出来,他们两个人进行了交谈。
从此以后,二人成了好朋友,每隔几日就互相拜访。有一天,王锴上山拜见福坚法师,并表示要与他对弈。但是,当他们开始下棋时,无论是苏东坡把玉带输给佛印还是松泉老和尚把问心寺输给司马光,都让他们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最终,当局长时间内未能占据优势,而是在短短三壶水工夫内,被对方连下三城。尽管如此,这场比赛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为它证明了两人之间友谊之深,以及彼此间智慧与才华的交流。而且,这场游戏还为后来的历史埋下了一颗种子,即为了表彰这一段友谊,将剩余砖瓦石料用于修建大广济寺塔南的一座庙宇,从而创立了观音阁,以纪念这一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