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7位皇帝的历史足迹从洪武到崇祯的辉煌与沉浮
朱元璋——洪武帝
朱元璋是明朝建立者,他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自立为帝。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他通过严格的法令和强力镇压反对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他还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恢复科举制度、整顿税收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朱允炆——永乐帝
朱允炆继承父位,是明朝第二位皇帝。他在1415年去世前夕,将其子朱祁钰立为太子,并将国政大权交给宦官徐达。但是在他死后,由于宦官专权,导致国家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英宗之乱。
朱祁镇——景泰帝
景泰四年(1453年),当时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钰即位,这一段时间内由辅臣王振掌握实际政权。然而王振越来越骄傲自满,最终在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军队击败而身亡,其政治局面随之瓦解。
朱祁郙——天顺帝
天顺五年的正月初六日(1461年),景泰二年的未央殿内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在这次政变中,护卫杨荣拥立十七岁的长公主郑氏登基成为女皇,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而她则很快就让出了位置给她的儿子,即天顺帝。
朱厚熜——成化、弘治两代君主
成化三年(1467年),十一岁的小皇弟晋升为储君,在成化九年的秋季,被尊封为太上文惠圣神孝敬仁义睿智宽仁寬简纯粹德配天至道大圣光高贵普泽应运开创盛世功德最隆宣号弘治,而此时小皇兄已经过世,因此成化十年的正月初八日,小童即位,从此开始了弘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