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张岱犹如明朱允炆伐燕檄文般流畅文字中透露出悠然自得之态
在我心中,史景迁的新作《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是一本难得的佳品。它不仅提供了关于明末清初时期两位杰出的散文家的深入探究,其中包括李渔和张岱,这两位作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率真之气,在文学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最早对张岱产生兴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我第一次阅读他的《陶庵梦忆》中的〈瘦马〉一节时,我被深深打动,从此对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张岱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他享受了富家子弟所能拥有的奢侈生活。但是到了48岁,他经历了一系列变故,最终选择隐居山间,过起了简朴而谨慎的生活。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他回顾往昔浮华生活的情景,并以一种淡定而从容的心态来描绘这些往事。这让我读者感受到一种时间与空间交错的情感,一种“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后的凄凉与自嘲。
史景迁在他的书中展示了张岱这一生及其内心世界的大转折,以及他如何通过回忆和修史来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史景迁并没有使用一些“独门武器”,但却能够将大量资料巧妙地串联起来,以散文或小说笔法为之,这确实展现出了他的高超技艺。
例如,在第一章里,史景迁就这样开篇:“张岱住的地方前面有一个广场,当夜幕降临后月光洒满大地,那些灯笼亮起,让人觉得自己似乎住在这个繁华世界里,但这并不值得我们太在意花费。”接着,他描述了张岱饱览美景、纵情弦歌、画船往来如织等场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南京城内秦淮河畔端午节盛况之中。这段文字出自《陶庵梦忆》的第四卷第二篇,是张岱描绘自己那段时光的一个精彩瞬间,而史景迁则用自己的方式将其呈现给读者,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过去活跃再次焕发生机。
自从看过史景迁写王安石的一本书以来,我就对他的每一部著作都怀着期待。今见此书,即使是熟悉多年的内容,也让我忍不住要细细品味。在序言中,史景迸说:“他(张岱)明白只要有人追忆,就算是烟消云散的事情也不会完全消失,因此他决定尽力挽回对明朝那些年份记忆。”我想,如果未曾接触到这本书,或许先读一下《陶庵梦忆》,才能更好地领略其中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