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免费阅读陈启新揭秘三大社会病根的奇遇
在那个动荡而又腐败的时代,明朝崇祯年间,一位名叫陈启新的武举者,用他的勇敢和智慧,揭露了当时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他的上书中提出了“三大病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以科目取人”的批评。
陈启新在他的文章中指出,这种只看学问不看品德的做法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巨大问题。他说:“孝弟悌与尧、舜同辙,仁义与孔、孟争衡,但考政事,则恣其贪,任其酷。”这意味着即使人们能够表现出像古代圣贤一样的品德,但是如果他们掌握权力后就变得腐败无比,那么这些表面上的美好都变成了空谈。
陈启新还回忆起自己从小学习的情况,他说:“幼学之时,父师所教,则皆谓读书可致富致贵。”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只是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而不去思考如何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行其致君之道”被完全忽视了。
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虽然重视文化教育,但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道德约束,使得权力滥用和腐败成为常态。这也是为什么陈启新会提出这样的批评,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当时的一些错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