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探秘玄宗后帝王无一册立正室之后
自后人主皆不立后。然文宗崩,既有太子,仇士良等废之而立武宗。武宗崩,既有皇子,诸宦官废之而立宣宗。宣宗崩,遗命立夔王,王宗实等废之而立懿宗。虽当时中人专权,古今所无,但宫闱空虚,无主导力量,以致于皇室中的人物都失去了足够的影响力和威望。当玄宗即将离世时,由于宰臣们远在外庭,不得其门,当时掌握实际权力的宦官与其他朝内大臣之间的斗争导致了对皇位继承权的混乱。而那些被称为“皇子”的人物,更是缺乏必要的政治资本和支持,因此在宫廷中的地位微不足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天子的驾弥留之际,也无法有效地制约那些掌握实权的大臣,他们肆意干预朝政,对后妃进行私下的安排,而这些安排往往违背了圣旨,却又难以得到阻止。
唐朝的一切历史似乎都可以从玄宗这段时间开始划分开来,就连册封皇后的传统也随之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从玄宗之后到唐朝末期,没有一个正常册封、合法存在的女帝或太后。这一点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深思,其中包括张燧,他认为,这种情况下的女贵妃们只能在去世后才被追赠为皇后的称号。而那些被尊为太后的女性,则通常是在儿子登基成为新一任君主之后,被默认成为了太上皇后。
代宗时代,有一位独孤氏,她原本只是独孤贵妃,因其出身名门、素质优雅以及美丽贤惠,最终获得了代宗的倾心。她生下华阳公主,但因早逝,使得她悲痛至死,并最终被谥为贞懿皇后。
顺宗时代,有一位姓王的女子,她则是宪祖母。在顺祖推行改革期间,与他合作的是他的表兄——王叔文。但这一改革激发了宦官的大反扑,在俱文珍等人的压力下顺祖退位,让位于太上皇,而他的母亲王氏则成为太上皇 后。当顺祖去世时,由于受到同样强大的压力,他儿子的宪祖迫使母亲离开宫廷,而这让她伤心忧愤至卒,并且只有在去世之后才能被谥号为“顺州庄恭”、“庄恭”、“庄恭”。
然而,即便像郭贵妃这样的女性拥有许多理由成为真正的地位最高者,也未能享受真正的地位,那些更不幸的人则根本没有机会。此类情形逐渐揭示出了由此产生的一个严峻现象:即不设定正式的地位高者带来的长远结果。
张燧坚持认为,这正是不设定正式地位高者的恶果。他解释说,在帝国内部,大臣很难介入事务,所以除了帝室成员外,只剩下两股主要势力:晚汉时期就是通过嫡母利用外戚抵御宦官;但到了唐朝,一方面是因为左右手手腕的手段不断增加,以及另一方面,是由于接下来几任帝室成员完全没有那样的支援力量,因此他们就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够替他们说话的声音。一旦这样发生,那么所有重要决定几乎都落在了某个单一势力的控制范围内,比如那个时候极度兴盛并且非常可怕的地方:宫中的掌控者——宦官们。这意味着每次关于帝禅的问题,都完全取决于这些幕后的操纵者,他们甚至可以轻易制造假圣旨,不问天理,只问自己的意愿如何办事。这对于身处腹地的大臣来说几乎是一种绝望,因为他们不能做任何事情来阻挡这种行为。
因此,如张燧所言,没有明确指定具有特定位置的人物会带来怎样的危机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