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国君一览表削藩之谜安史之乱后的皇帝沉默
从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割据成为了唐朝稳定的大敌。然而,从唐肃宗开始,大唐并未采取大规模的削藩政策,他们的削藩行动虽然有,但更多是表面的小动作,甚至不足以与朱允炆时代相比。那么,为什么唐朝没有像其他朝代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削藩呢?这是否意味着唐朝中央权威并不足?
要想像武则天推恩令那般深入施行,每个地方的强人都会感到不满,一旦公开反抗,这种策略就难以为继。而推恩令想要取得实效,就需要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后盾支持;否则,即使是分割一方给原来的 藩镇大佬亲戚,也可能会遭到失败,如将一方给了原藩镇大佬亲戚,只为被抓捕理由就是“势力太过”,而抓捕者正是该亲戚。
然而,在唐朝时期,那些割据的地方军阀却对这种策略持怀疑态度,他们都经得起考验,即便皇帝出台条件,他们依然拒绝接受。在他们看来,手中的兵权就是生命的一份子,而交出兵权后即便享有一定的优厚待遇,也无法消除他们对于自身安全的担忧。因为在握有绝对权力的那些人,最怕的事情莫过于失去这些力量。
因此,在唐朝中晚期,要想完成削藩这一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历史上多少位伟大的皇帝,都曾尝试解决“藩镇”问题和内部斗争、外戚问题,但真正成功的人数寥寥无几。只有在社会极端混乱的时候,这些问题才能暂时得到控制。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矛盾和冲突又重新浮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