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五朵金花中的徐代泉音乐工作者如同流淌的黄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艺术文化
徐代泉,黄梅戏五朵金花中的音乐工作者,他的家乡曾流传庐剧,童年便在庐剧的旋律中长大。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考入安徽省艺校,从此对庐剧情有独钟,并计划为其艺术事业贡献力量。但就在他毕业之际,学校突然撤销了庐剧专业,而徐代泉却被留校担任教师,这让他深感迷惑和失望。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并致力于教学和研究工作。
转而学习黄梅戏,对徐代泉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他通过与黄梅戏表演班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不仅迅速掌握了黄梅戏的曲目,还编写了大量教学曲目,为后来的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的创作不仅限于黄梅戏,还涉及多种其他京剧、泗州戲等多个剧种的音乐作品。在教育方面,徐代泉担任过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文化。
在研究领域,徐代泉曾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编纂工作,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至今,在65岁高龄仍然作为客座教授继续推广和发展古典音乐,为新一辈艺术家们开辟了一条道路。他的名字与那些经典作品紧密相连,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啼笑因缘》、《二月》、《潘张玉良》以及《祝福》,这些都是他用心呵护、精心创作的一部分遗产。他的人生轨迹,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奉献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