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简介中的徐代泉犹如黄梅之韵的化身谱写着一曲曲动听的生活篇章
徐代泉,庐剧音乐的翘楚,在黄梅戏的领域中亦是一位杰出之音。他的青春岁月里,庐剧的旋律如同家乡的风情,深深地扎根在他心间。1958年,他凭借一手精湛的二胡技艺,以独奏《良宵》而进入安徽省艺校。在那里,他沉浸于三年的庐剧音乐学习,不仅学会了作曲,更对庐剧有着超乎常人的熟悉与喜爱。然而,当他即将展现才华时,却遭遇意外转折:学校撤销了庐剧专业,而徐代泉却被留校任教。这份不解与失望,只是种下了一颗未能发芽、开花、结果的心。
直到1993年,省艺校再次招收庐剧班,这段时间长达30余载,对徐代泉来说,无疑是一段学无所用的日子。他唯有决心转向黄梅戏,但面对两种不同的音乐体系,他选择了一条笨办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从老师口中记下每一个音符。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比十几岁的小伙伴们更快地掌握了这门艺术。
从事戏曲音乐的人往往要承受清贫和寂寞,但徐代泉没有放弃。他投入到创作中,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写作,每当找不到感觉时,就会陷入长达七八天不写一句歌词的情形。那时候,他的心灵几乎融化在作品之中,即便完成创作,也难以摆脱那份陶醉。
在教学方面,除了本职工作外,徐代泉还是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让知识传承下去。在研究上,他主持编纂了“泗州戲”、“安慶彈腔”等劇種篇章,并获得“編纂成果二等獎”。至今65岁高龄的徐代泉仍然活跃于文化舞台,为黄梅戏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