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国皇帝人物简介宋光宗
宋光宗,南宋第十二位皇帝,本名赵惇。生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母为成穆皇后郭氏。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
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即绍熙元年。在位期间,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大权旁落于皇后李凤娘之手,她独霸后宫,不允许任何女人与她争宠,对朝政有所干预。
光宗病情不断加重,与他一同失势的李氏对光宗不再咄咄相逼,而是有同病相怜之心。她常以杯中之物来宽解光宗心中的郁结,还反复叮嘱内侍、宫女,不要在光宗面前提起“太上皇”和“内禅”等敏感字眼。
绍熙五年(1194)七月,被迫禅位于次子赵扩,是为宋宁宗,并尊称自己为太上皇。在去世前,他对政权交接尚蒙在鼓里,当得知宁宗登基后的消息,他长期拒绝接受宁宗的朝见,最终导致了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庆元六年八月庚寅日(1200年9月16日),光宗患病,在寿康宫去世,享 年五十四岁,被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其庙号亦被定作“光”。嘉泰三年(1203)十一月八日壬申日,加谥号更改至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这段历史评价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不足和不幸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