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宗在自然之美中寻访元朝名人的足迹
孛儿只斤·和世瓎,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第十三代大汗,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以大德四年十一月壬子出生。在天历二年的正月丙戌(1329年2月27日),和世瓎在漠北草原的和宁之北即位,继续使用年号“天历”,是为元明宗。随后,他于1329年4月3日正式禅让帝位给弟弟图帖睦尔,并于5月15日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
然而,在同年8月6日(1329年8月30日),燕帖木儿毒死了明宗,使得图帖睦尔复辟。后来,在天历二年的十月十三日(1329年11月4日),元文宗为兄长和世瓎上谥号翼献景孝皇帝,并庙号明宗。他的陵墓位于起辇谷。
作为一位君主,孛儿只斤·和世瓎有着多方面的评价。他被认为是一位勇智并重、体现传统文化的领导者,但同时也存在权力斗争与内忧外患的问题。在《新元史》中,有关他的一些法律措施被收录在《至正条格》中,这部法律是由其继任者颁布的第三部官方法律。
关于孛儿只斤·和世瓎的人物评价,由清朝史学家邵远平、曾廉、屠寄等人撰写,他们对他的治理方式以及与兄弟间关系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此外,《蒙兀儿史记》中的屠寄更是深入探讨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