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明朝那些事儿中揭示的改变郑和命运的关键之所犹如一幅图画勾勒出历史的轮廓
《郑和下西洋》这部电视剧的播出,让更多人耳闻过往,东坝这个名字也随之走红。它是郑和命运改变的关键之所,却又是一片充满历史故事的地方。这里的东坝古镇,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漫长岁月中,它与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有关,身世不凡。
在这里,有一条名为坝河的人工运河,是元至元年间开挖的,它对京城漕运发挥过重要作用。河上建有土坝,其中的一个叫做郑村坝,就是漕运沿线的一处重要码头,也是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发展异常繁荣的地方。
郑和本是一个云南人,回族,他被送到北京开始在燕王府做宦官,最终因为立了大功,在“靖难之役”中,被赐姓并提拔为内宫太监,并参与朝政,最终奉命出使西洋七次。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遗迹,比如位于东坝的北京十六中学,以及清固伦和敬公主墓地,这里曾经是大学士刘墉亲自监修过的。这座墓地虽然历经多次盗掘,现在只剩下松树林残存。而且还有马神庙和娘娘庙,这里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