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北宋名将中郑和命运的转折之地犹如棋盘上的关键子决定着历史大局的走向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关于郑和下西洋的59集电视剧,这使得郑和这个名字在大众中变得更加熟悉。然而,有些观众可能对东坝这个地方并不了解,其实它是郑和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所”。东坝古镇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与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着不凡的关系,是京东重镇。
说到东坝,还不得不提及其特有的河流——坝河。这条河是元至元年间开挖的人工运河,在通惠河通航之前,对京城的漕运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地势西高东低,为航运安全、顺畅,河上建有土坝,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今日朝阳区香河园街道光熙门至楼梓庄乡沙窝村入温榆河的一系列土坝中的郑村坝,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北宋名将中改变命运转折之地。
在历史上,该镇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异常发达。手工艺品、农副产品交易十分活跃,经济繁荣带动了文化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乾隆帝御封东坝北门舞狮子会的“金铃祖狮”,居京都十三堂太狮之首。而传统工艺制作的手工驴肉风味独特,为京都一绝,闻名遐迩。
关于郑和,本姓马,他是一位云南人回族,被送到北京开始做宦官。他在明建文元年的“靖难之役”中立了大功,并被赐姓为郑,更名为郑和,并参与朝政,最终奉命七下西洋。此外,还有三国时魏灭蜀后刘备儿子刘禅被置洛阳受封“安乐公”,相传曾居住于此,但是否因地名巧合而产生了这一传说仍需考证。
除了这些引人关注的地方,还有一些遗址,如北京十六中学旁边的一片松树林,是旧时墓葬遗存之一。清史专家冯其利先生确认该处是清固伦和敬公主与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墓地,而该庙宇如马神庙、娘娘庙则体现出了当时皇家养马场以及草料场的情景,以及京郊地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